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

2022-09-07 皮膚敏感

皮膚敏感 (可以用 Piriton 對符)


每當天氣開始變濕、變熱,或是氣溫不穩定,身體就像一台警報器一樣開始啟動,冒出許多許多的小疹子,又癢、又刺痛,抓也不是、不抓也不是,甚至會在晚上的時候癢醒。其實這就是所謂的「蕁麻疹」,每次發作的時候,擦藥只能暫時紓緩,只要生活作息一沒有注意,馬上又會癢起來,疹子也愈長愈多,令人非常難受。


蕁麻疹是什麼?蕁麻疹症狀有哪些?


蕁麻疹是一種身體的過敏反應,主要發作在皮膚上,也是很常見的皮膚病。會引起像蚊子叮一樣的腫塊,又紅、又腫、又癢,大部分的時候都可以很快自行消退;但只要一抓,就會「抓到哪裡、癢到哪裡、愈抓愈癢」,也可能在天氣變化、或是作息飲食比較混亂的時候反覆發作,像風一樣來來去去很惱人,所以又俗稱「風疹」。


會發作蕁麻疹,通常是因為接觸到過敏原,可能是常見的食物過敏,或是因為蚊蟲叮咬引起的過敏等,但也有可能是因為身體的自體免疫疾病引起。而過敏反應會造成皮膚的血管擴張,讓皮膚變得比較脆弱,所以產生紅腫的斑塊,不過需要注意的是,如果產生過敏擴張的血管在比較深處,可能會引起「血管性水腫」,像是香腸嘴、眼睛腫成金魚樣等,如果發作在喉嚨、引起大幅腫脹,可能會有窒息的危險。


An affair to remember.
蕁麻疹小檔案


名稱:蕁麻疹別稱:風疹症狀:皮膚腫起像蚊子叮一樣的腫塊,紅、腫、癢、熱、刺痛、緊繃、身體水腫、皮膚蒼白、心跳加快。發病原因:過敏反應,受到某種物質刺激,或是免疫反應、特殊疾病造成。分類:可以按照發病的時間來粗略分為急性、慢性;一般而言都是急性,只有反覆發作6周以上才稱為慢性。併發症:血管性水腫、過敏性休克,嚴重可能引起窒息。


為什麼會得蕁麻疹?


蕁麻疹又分成急性、慢性2大類,引發的原因不太一樣,每個人會產生過敏的原因也不完全相同,像是12歲以下的孩子就比較容易是因為感染而產生蕁麻疹。如果反覆發作,建議還是去皮膚科就醫比較好喔!


常見急性蕁麻疹的原因


- 食物- 藥物- 昆蟲叮咬- 過敏原接觸(乳膠、花粉、動物唾液、蕁麻植物等等)- 輸血或是注射血液製品- 感染(A型鏈球菌、黴漿菌、鼻竇炎、肝炎、EB病毒等等)


通常急性蕁麻疹會在短短幾分鐘內發作到全身都是(或是上半身),但又會在幾個小時內消失,彷彿從來沒出現過,至於第二天會不會再度發作,就要看個人的體質、還有接觸過的過敏原了;不過基本上只要2-3天基本上都會自己痊癒。
An affair to remember.
蕁麻疹飲食該怎麼調整?


通常蕁麻疹的藥物治療會使用「抗組織胺」,因為組織胺會刺激免疫系統過度反應,是一種身體的「保護機制」,在組織受到傷害的時候,比如有花粉、灰塵、或是吃了容易過敏的食物,或是因為燙傷、咬傷等皮膚的受傷,就會分泌,召喚免疫細胞來保護身體。而過敏就是一種免疫系統的過度反應,所以藉由「抗組織胺」,就能來緩解紅腫熱痛癢等不舒服的症狀。


而食物也有分成「富含抗組織胺」跟「低抗組織胺」的食物,2018年韓國皮膚科協會、韓國皮膚病研究協會共同發表一篇研究,表示「儘管食品過敏測試結果為陰性,但所謂的食品過敏還是很普遍的一種現象」,只是那些症狀可能很輕微,像是打噴嚏、臉潮紅、頭痛、腹瀉,有些人可能會呼吸急促,但蕁麻疹的患者症狀特別多、特別嚴重。


研究團隊針對22名患有蕁麻疹的受試者(11位男性、11 位女性)進行研究,讓他們進行4周的「無組織胺飲食」,他們在接受測試之前,平均用抗組織胺治療了2年左右,在接受測試之後,這些患者的藥物劑量並沒有減少,但「症狀明顯改善」。


- 瘙癢程度:明顯降低。- 出現疹子的天數:明顯減少。- 出現疹子時,面積的大小:明顯減少。- 腫脹的天數:有減少。- 對睡眠的干擾:減少。- 對工作/學校的干擾:有改善。


研究團隊提供的「無組織胺菜單」


研究團隊推測,減少食品中所含化學成分、組織胺,可以讓腸道的屏障維持穩定,不容易讓身體產生對食品的「偽過敏反應」,自然就能改善蕁麻疹的狀況,不過因為測試的時間沒有很長,所以還沒辦法看到明顯的效果,「但如果配合營養師的合作,其實要維持無組織胺飲食並沒有想像中的困難。」


不過如果沒有營養師,什麼東西該吃、什麼不該吃,研究團隊也提到有一個大方向,就是「下列的東西都不要吃」。


這些富含組織胺的食物不要吃!


1. 魚類:吞拿魚、鯖魚、秋刀魚2. 肉類:豬肉、雞肉3. 發酵食品:- 醃漬食品如醃白菜、醃蘿蔔- 醬料如辣椒醬、蛋黃醬、番茄醬- 奶類製品如乳酪、 乳酪飲品- 酒類如葡萄酒和啤酒4. 速食食品5. 水果:提子、香蕉、士多啤梨、柑橘類水果、菠蘿、番茄6. 堅果(包括花生)7. 咖啡因:包含咖啡、綠茶、朱古力

(轉載自 )
An affair to remember.
返回列表